为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素质教育项目活动,根据年初工作安排以及《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实施办法》文件精神,现开展全校学生素质教育学分申报、审核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申请对象
本次申报工作面向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2021级、2022级、2023级、2024级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
二、申请、审批流程
(一)办理流程
1、个人申请。学生参照《素质教育项目(社会工作类)学分申请一览表》对所获得的素质学分进行申报。学生本人登录“素质教育学分申请系统(网址:qes.neusoft.edu.cn/qes)完成申请,账号密码为ufs密码保持不变。并按要求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
具体操作详见《素质教育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备注:因2022年我校对素质教育学分进行了修订,2021级学生参照附件1进行学分申报,2022级、2023级、2024级学生参照附件2进行学分申报,请素质教师在审批时按不同年级标准做好审批工作。
2、二级学院(院级)审核。各二级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成立学院级素质教育学分考评小组,以学院为单位,由所在班级素质教师对学生在素质教育学分申请系统中申报的类别进行线上审核。
具体操作详见《素质教育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3、校级审核。学校成立校级素质教育学分考评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负责对各学院学生申报情况进行审核,并将最终学分审核结果提交教务部。
(二)佐证材料
被认定为素质教育项目的所有活动记录均保存于素质教育管理系统当中,学生可登录校园综合服务门户(http://stu.neusoft.edu.cn),直接进入素质教育管理系统,在“项目成绩”中查询本人成绩记录。此部分在素质教育学分申报系统中直接换算成相应学分,不需要学生申报。
社会工作类项目,需要学生提供加盖部门公章认定的荣誉证书、聘书,工作证明、资格认定、实践证明等材料,以电子版形式上传到素质教育学分申报系统当中,学生需进行自主申报,二级学院(院级)审核、校级审核。
三、时间安排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人员 | 时间 |
1 | 学生申请 | 学生登录素质教育学分申报系统,上传相应佐证材料 | 全体学生 | 2月21日-3月2日 |
2 | 二级学院(院级)审核 | 登录素质教育学分申报系统,核实学生申报情况,进行线上审核 | 各学院素质教师 | 3月3日-3月9日 |
3 | 校级审核 | 登录素质教育学分申报系统,审核相关内容,整理最终名单提交教务部 | 校团委 | 3月10日-3月16日 |
4 | 毕业年级学分公示 | 毕业年级素质学分申报结果报教务部,与学生在教务系统申报的创新实践学分相加,最终进行学分认定 | 校团委 教务部 | 3月中旬 |
四、工作要求
本次素质教育学分申报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涉及2025届预毕业年级学生最终素质学分认定工作,请毕业年级素质教师务必通知学生按时申报,注意申报材料规范性,避免反复驳回错过学分申报。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和安排组织好学生做好相关学分申报工作。
重要问题说明:
1、本次申报的素质学分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在素质教育管理系统录入的2024-2025第1学期开展的素质教育项目,这部分学分由素质教育管理系统直接与素质学分申报系统对接,并换算成学分。
二是学生需要在素质学分申报系统中自主申报社会工作类项目。(注意:本次在学分申报系统中启动学期为2024-2025第1学期,今后每学期组织办理的素质学分申报均为上一学期学生参加的素质教育项目和社会工作获得的素质学分)。
2、请素质教师督促学生按时申报,注意上传资料准确规范。
其中,个人社会实践证明需学生参加的实践单位盖章确认方可审批。
技能认证中驾驶证佐证材料的上传材料更改为上传身份证及驾驶证照片,且只有四轮机动车方可加学分。
团队社会实践证明需上传校团委发布的通报文件,并标注所在项目。
所有需上传的佐证材料、对应的项目名称将严格按照附件中的要求严格审核,因每项项目上限学分不一致,故不能上传材料与项目类别不一致,请各位老师着重强调,确保上传材料的真实、完整、正确,一次申报成功。
3、为便于素质教师审核工作,在学生申报期间(2月21日-3月2日)同时开放素质教师审核权限,素质教师可以查看并对已确认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予以审核通过。如发现有问题,不符合申报条件同学,素质教师要及时通知学生,学生在系统中点击删除按钮,可以重新申报。(注意:素质教师无需勾选不通过按钮,否则学生无法重新申报)。3月3日-3月9日进入二级学院(素质教师)审核阶段,学生申报端系统关闭。3月12日、3月13日系统临时开放2天,学生可以补报,过期系统关闭。素质教师一旦在系统中审核确认后,不通过的学生将没有补报机会。
4、学生通过素质学分申报系统上传的关于素质学分类别中的校际交流、技能认证项目,不能与教务部审核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中专业竞赛、技能认证混淆,并避免重复申报。参加线上知识竞答校际交流均按照市级0.5学分审批(仅适用于对应年级)。
5、根据学生手册中的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实施办法,学工部、校团委对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进行动态管理,(素质教育学分由素质教育项目得分和日常行为考核扣分两部分组成),学生素质学分以教务部最终发布数据为准。
6、请各学院针对预毕业年级未满足毕业条件的学生做好学分申报指导工作,积极配合教务做好学分认定和毕业(学位)资格审查工作。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关于办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素质教育学分申报工作的通知